9月6日,2025年澳大利亚国际油橄榄大赛中国赛点启动仪式在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举行。
本次活动由澳大利亚国际油橄榄大赛组委会与浙江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浙江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三门县亭山油橄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7家单位协同协办。
启动仪式上,台州市三门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世钊,浙江科技大学生化学院党委书记路胜利等先后致辞。三门县亭旁镇党委书记杨松做了有关该镇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情况介绍。
以这一国际大赛为契机,推动中国油橄榄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国际化布局,这是一贯的宗旨。而深化“公司+村集体+农户”创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增收、盘活闲置山林资产,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则是本年度中国赛点启动仪式放在三门县亭旁镇的深意。
作为三门县油橄榄产业的核心示范区,近年来,亭旁镇积极探索“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有效整合闲置山地资源,实现科学规划、全域发展。截至目前,全镇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达2260亩,带动25个村年均增收15万元,提供长期固定岗位50余个。待进入丰产期后,预计年均季节性用工可达500人次,务工农户年均增收突破1万元。
资料显示,2024年我国国产橄榄油产量突破1.2万吨,市场占比提升至18%,甘肃陇南、四川凉山等产区通过规模化种植和冷榨技术实现品质突破,部分产品已出口欧盟 。国产品牌通过“北纬33°黄金种植带”等产地营销策略实现差异化竞争。健康消费理念驱动橄榄油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市场规模达8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00亿元。
浙江科技大学自2022年承接这项年度活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4届。一年一度的中国赛点启动仪式也越来越吸引着世界同行的目光。
在签约环节,三门县亭山油橄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杭州市富阳区常安镇沧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天台县福溪街道石塘徐村、富阳轩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绍兴市企业形象研究会签订合作协议。浙江科技大学生化学院与亭旁镇签署了党建联建合作,旨在为“党建+产业”模式夯实合作基础。
“浙江-西班牙油脂与蛋白质营养健康国际联合实验室-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同时揭牌,该平台将为油橄榄产业提供前沿科技支撑,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大赛还配套纪念树栽植、产业基地参观交流等环节。
专题分享中,甘肃省陇南市橄榄油品油师协会会长邓煜研究员围绕全球油橄榄产业发展趋势,回顾历史,分享中国在种植技术革新、加工工艺升级及国际合作拓展等方面的成果。
作为裁判组组长,浙江科技大学王伟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大赛背景、执裁标准及流程,强调将以党建促协作、通过专业赛事推动油橄榄产品的质量提升。
大赛评鉴下午举行。评鉴区内,23款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等全球主产区的橄榄油样品清香四溢。国际评委会专家手持品油杯,通过摇动、嗅香、缓品等步骤,全方位感知橄榄油的风味层次与质地表现。
“我们围绕橄榄油的芳香特征、入口口感、风味品质等展开系统性评价与分项打分,全面把握产品在香气、回味等方面的综合特质,实现对橄榄油品质的科学评估与认定。”裁判组长王伟介绍。
此次三门县中国赛点的设立,是党建联建赋能产业国际化的有益尝试,它将进一步搭建起中国油橄榄产业与国际对接的桥梁,助力国产油橄榄产品借由国际通道走上世界舞台。(文图/浙江科技大学生化学院 编审 陈鹰)